當前位置:網站首頁>>服裝熱文
2013年,河南省服裝行業協會抽調精兵強將,專門成立了巧媳婦工程辦公室,將各方面力量向這里傾斜,在全省范圍內大力推動“巧媳婦工程”實施。
“巧媳婦工程”的基本運營模式,是由行業協會牽頭,由大企業帶動、大品牌支撐、大訂單拉動,“兩化融合”起步,把中心工廠建在鎮上,把衛星工廠沉到村里,在全省廣大農村和新型社區建成星羅棋布的“衛星工廠”和“流水線班組、工段”,在勞力資源豐富的縣鄉村建設形成服裝生產加工產業集群,把眾多“三無”婦女組織起來,經過嚴格認真的工業化培訓,從第一產業中解放出來,成為現代產業工人。
“巧媳婦工程”的主要創新可以概括為兩個方面:一是創新制造工廠布局模式。二是創新生產線建設和生產運營投資構成模式,實行“地方出租廠房,設備商配置裝備,服裝廠組織產銷,村組參股分成”等多元股份合作模式;在日常生產過程中,“中心工廠”負責制版裁剪和整理包裝前后兩道工序,“衛星工廠”縫制工序實行“能人挑頭,骨干組閣,跟單督導,規范化運營”,即所謂“兩頭在中心(工廠),縫制進農家”。
在實施過程中,河南省服裝行業協會不僅大力倡導、推動,更起到了重要的橋梁作用。
“巧媳婦工程”紅紅火火地實施,很快引起相關部門和單位的注意。2013年,河南省婦聯開始與省服裝行業協會協作推動“巧媳婦工程”,產業也不僅限于服裝,結合各地的實際,鞋帽、食品、手工、家政服務等行業也采用這一模式。2015年,協會與河南省婦聯倡導的農村婦女居家靈活就業行動密切結合,聯合實施了“巧媳婦工程百千萬行動計劃”,在全省農村留守婦女集中地區、貧困縣和貧困鄉村大力推進實施“巧媳婦工程”。
“巧媳婦工程”實施6年多來,已經在河南全省158個縣、區全面展開。截至2018年6月,全省已經建成大大小小的“巧媳婦”工廠6800多個,有70多萬留守婦女轉化成為合格產業工人,帶動近20萬貧困家庭脫貧,構建優質產能約1500億元/年。